Tuesday, December 27, 2016

臺灣(桃園)-日本(成田)

其實之前寫過,但等自己要搭機時還是會忘記~所以再記一次好了!
*像這次就忘了(入境日本時)到底要不要寫"申告書",每個入境日本的都要喔!日本人也要。

一:
台灣出境:
1)航空公司登記(Check-in)&托運行李: <出示機票、護照>
   看搭哪家航空公司,前往所在航廈,電子看板會顯示在哪個櫃台。
2)排隊出境&X光檢查: <出示機票、護照>
   a. 瓶裝水要倒掉,身上不要帶金屬物 (不能帶剪刀、刀子...)
   b. 隨身行李放托盤,機票護照可以拿在手上
3)拍隊過移民署櫃台<出示機票、護照>
   確認為本人,蓋出境章。(有時會問去哪,做啥)
4)找登機門,時間到,就可以準備登機出發了。

二:
入境日本:
1)先過移民署,需要蓋手指紋,同時拍照。 <出示機票、護照>
2)蓋章入境後,可以開始找托運行李
3)出海關,看是否需要報稅, 沒的話,走免稅通道,同時出示護照和申告書(同行家人寫一張即可)
申告書 官網:  (有正體中文版)(也有填寫指南)
http://www.customs.go.jp/kaigairyoko/shinkokusho.htm

Friday, September 16, 2016

日本印象VS真實日本

還沒到日本以前,對日本的刻版印象是乾淨,有效率,很先進(有許多電子產品),很客氣....。

第一次到日本時,(到東京時已是傍晚)
從機場到市區的途中,看到幾輛警車,真的跟<柯南>裡的一樣,寫著警視庁三個大字!
感覺雜亂些的水泥建築物,跟臺灣一樣。
等到了市區,安置好行李後,一踏出建築物大門,映入眼前的盡是數不清的五彩燈光招牌。
(在法國待了三年多,有種從黑白灰世界回到紅橙黃綠藍靛紫七彩世界的感覺)

喔!第一次被白眼,(那時才到日本沒幾天)因為搭手扶梯時很自然靠右站,還沒察覺得到自己與別人不同時,就被一位急著爬上樓的大叔狠狠賞了記白眼。(當時還以為他喝醉了吧~怎麼走路歪七扭八的~結果是我佔了他的道)
....

待了一個月後,漸漸瞭解真正的日本跟原本以為的不一樣。(本來對日本也沒什麼夢幻想像)
比方說,
第一次去摩斯漢堡,店內環境很明顯是舊了些,算乾淨,但桌椅設備的邊邊角角早有擦不去的污黑油垢。....覺得臺灣的摩斯乾淨多了。
經過滿是餐廳,咖啡店的鬧區時,小巷弄傳來的食物味道(濃濃的油煙味),這一處那一處積著幾窪髒水的地上,散放著的桶子箱子,心想...日本也沒有比較乾淨嘛! (有些地方,看著甚至有些噁)
其他呢?
1.大部份的便利商店都沒有用餐區(室內座位),就算去百貨公司買了打折後的便當也沒地方可以坐著吃,所以只能帶回家,或找個公園坐。
*較郊區的便利商店則比較有可能有用餐區和廁所。
**很多人都以咖啡廳為家吧! 似乎不少日本人一進星X客之類的店,一坐就是一整天或半天,電腦,教科書,毛毯(冬天還自備毯子),每次逛街走到累,唯一可以坐著的咖啡廳 常爆滿。

2.丟垃圾有點麻煩! 上廁所很方便!
 在外面想丟垃圾的話,除了車站內有垃圾桶,百貨公司也有,其他地方就不一定了!
 不過因為丟垃圾都一定要分類。而且一般日本人並不會邊走邊吃,所以不是到處都有垃圾桶也很正常。自己的垃圾自己帶走(不亂丟),也是常識。*但是(有些)日本人也是會不分類故意亂丟一通。法國則是相反,垃圾桶到處都是,廁所卻很少! 就算找到廁所,大概百分之九十都很髒,尤其是公廁(根本是泳池)。法國火車站的廁所,記得是要付費才能用。喔喔!!很重要的一點,日本廁所都有衛生紙,但法國沒有喔! (日本廁所通常都很乾淨,因為有人定時清掃)

3.好矛盾的日本! (這範圍就有點太廣了)
日本人搭交通工具(火車公車...)非常安靜,因為車上不能講電話,聊天要很小聲,大家一上車都低頭滑手機,或者看書,睡覺。(我都是發呆放空<---極少數) 居住環境大家也很有公德心,住宅區隨時隨地都靜悄悄的! 但是超市,賣場,百貨真的吵翻天! 其實過個馬路也是很吵,因為會有可以過馬路的警示聲,搭手扶梯的警示聲,車站內有工作人員用小推車時的警示聲,第一月台車站進站的廣播聲,第二月台廣播聲,車站廣播聲;超市音樂聲,叫賣聲,產品展示的小螢幕廣告聲....囧 一個資訊大爆炸的地方,四面八方迎來的吵雜,對比低頭盯螢幕的人,兩眼直視前方快步走路的人...覺得日本真的又靜又吵!

4.塑膠袋過度使用!
前陣子無意間看了篇(臺灣)報導,一位在臺灣生活的日本人抱怨臺灣人過度使用塑膠袋!
我的第一個想法:什麼! 真的是日本人嗎? Are u kidding me!
(這篇新聞裡的日本人對塑膠袋這事的說法真是太令人難以置信了! )
臺灣超商的塑膠袋幾年前開始都得付錢買了! 但日本依舊是免費,就算只是買一個小布丁,也是會拿小袋子裝,萬一買了冷的飲料和熱的便當,還會分兩個袋子裝! (很貼心!但也很浪費!)
*當然,若只買一瓶飲料,有的超商會問是否需要袋子,或是貼上商家膠帶(證明已付費)。
幾乎是購物買東西,就一定有塑膠袋!!!!!!!!!!!!!!!!!!!!!!!
*而且還會用膠帶把塑膠袋兩側黏在一起,應是為了避免偷偷把沒付錢的商品放入袋子
(目前還想不到例外,除非買了銅鑼燒,現場吃,就直接給了放在紙袋裡的銅鑼燒)


 以上,就先這四大點吧! 我以為的和我看到的 .... 日本!

Tuesday, July 12, 2016

日本生活記-注意事項

轉眼居然也在日本生活半年了,大概記一下日常心得。

前陣子去京都旅遊,在伏見稻荷大社遇到一群大聲咆哮的臺灣男生。
一路上嚷嚷不停,又掀衣露胸,他們也知道自己吵鬧,居然有臉說,大家可能會以為他們是中國人! 真讓人覺得非常丟臉!
這群白X似乎忘了自己身在日本人的"神社",不大聲吵鬧是最基本的尊重。
但轉眼一看,一對白人中年夫妻就這樣坐在某個小神社的石階上,大方納涼,
又想起前些天看到某白人家庭也大方坐在某神社大門門檻,聊天吃東西!
突然瞭解 我要是日本人也會極討厭這種外國觀光客!!

回正題,記一下日常生活需知:
1.  搭手扶梯要靠左邊(但在大阪,有時是靠右邊,有時又是左邊),一般行人也常靠左走,但無定論,常看到行人有的靠左,有的靠右。總之走路要注意的是"腳踏車",腳踏車騎士常是無定向地到處亂鑽。

在日本觀光旅遊時,雖然不會日文,好歹也得會說"不好意思すみません (su-mi-ma-se-n),謝謝ありがとう (a-ri-ga-do-u)"。

2. 問路時,開頭先說"すみません(不好意思打擾一下)",對方就會知道你有事叫他,這才不會讓人突然嚇到。 某次看到中國觀光客,對著地鐵人員劈頭就以中文問,XXX在哪,也不顧地鐵人員正在協助另一位旅客。後來,見地鐵人員沒空搭理他,他又自己默默走掉囧

3.拍照前,先問一下吧!
某祭典時,看到某臺灣觀光客邊吃東西,邊向另個攤販買東西,等候時,還直接拍店家準備食物的過程,雖然我也是死觀光客一枚,但那時覺得我若是店家會覺得自己活像動物園裡的猴子啊! *神社裡,販賣御守(護身符)和神龕處通常是禁止拍照的。

4.搭大眾運輸工具(公車,電車...)時,儘量降低音量,不講手機。
這,算是日本特有? 通常電車內也會不斷廣播會跑馬燈提示,請勿講電話。有時也會有日本婆媽或國高中生大聲聊天嬉笑,但大多時候,電車內的旅客們都是低頭滑手機,看書,睡覺!
又,某次搭公車時,某臺灣阿姨很大聲地和跨座位的朋友聊天,其實實際上的音量也不會太誇張,但是在極度安靜的日本公車上,就是超吵,但她完全沒意識到一旁戴耳機的日本旅客一直轉頭看她囧" 呃~

((待續)))

Wednesday, June 1, 2016

台灣到日本(高雄小港-東京成田)

2016.五月搭虎航(Tiger Air)到日本。
從高雄的小港國際機場到東京的成田機場(Narita)約三小時十五分。
(日本時間比臺灣快一個小時)
分兩大部份,介紹從高雄出發,和抵達日本的過程:

(一)從高雄出發

@從高雄車站到機場...捷運超方便! 
1.從高雄火車站到國際機場,約15分鐘,單程NTD35,使用"一卡通"有優惠,NTD30
2.怎麼去?
出火車站後左手邊就是捷運,搭手扶梯下樓後,靠卡進站再搭電扶梯,往小港方向。 (搭電梯的話,按"月台層",一出電梯口,左手邊就是往小港方向)
*高雄捷運: https://www.krtco.com.tw/

@機場報到(check-in)
1.抵達捷運<高雄國際機場站>後,前往六號出口往(機場)國際線的方向。(路上都有指標)
 
2.沿著指標走,正前方有手扶梯,左手邊是電梯,搭電梯上樓後,出電梯口即可看到指標"歡迎光臨高雄國際航空站"。這時,左轉,即可看到<國際線航廈>,走出去後,在室外往前走個幾步,就可以右轉進大廳了。

 
3.進入<國際線航廈>後,找電子看版,看要搭的飛機是在哪個報到櫃臺。
這次搭的虎航在A這排, 登機前兩個半小時開放報到,所以12:00的飛機,09:30開放報到。
*報到(Check-in)的樓層是在3樓,同一樓層有郵局,紀念品店(伴手禮),1樓有全家和星巴客。
(上機前先吃個小東西,便利商店是最好的選擇,出境後,也有餐廳可吃東西,價位大概兩百以上)
4.報到時,出示護照和電子機票,地勤人員會確認是要坐到哪,托運行李和隨身行李都會稱重。(隨身行李最多2件,合計不能超過10公斤) 報到後,會拿到登機證。
注意登機時間和登機口。
*航廈櫃臺的跑馬燈顯示,早上航班多,所以建議提早入關。其實航廈也沒啥好逛的,提早進去還可以逛逛免稅商店。

高雄國際機場
http://www.kia.gov.tw/Transportation/InternationalFlight/InternationalFlight3F.htm

@準備出境
1.三樓出境大廳的中央就是出境處,出境口上方有一排時鐘,也寫著<出境>,進入這裡時,得把登機證和護照拿在手上,讓航警掃瞄一下登機證後,就可以通過了。通過後呢,會有其他人員指示要排隊通過"安全檢查"。
*不可以帶水! 行動電源和電池要放在"隨身行李"。(搭機時全程禁用行動電源)
*不要拍照。 
2.把手機和平板放進托盤 (如有皮帶也要放在托盤),隨身行李(如背包),可直接放上輸送帶。
3.依序通過x光門,不要急著衝過去,等海關人員指示可以通過後,就走過去吧。
4.通過後,沒問題就拿著隨身行李準備出境去了。
5.依序排隊等過海關,把登機證和護照拿給海關人員。
我遇到的海關很有禮貌地確認了我名字。
等海關蓋了出境章,就可以離開了,出境了!!

@免稅店
離開海關後,根據登機證上寫的登機口,選擇是要走左邊還是右邊。
我的登機口在27,在左邊。(兩邊沒互通)
*因為時間充分,所以我左右兩邊的商店都逛了一下。左邊的免稅店街感覺比較熱鬧(冷氣好像也比較強)。右邊的,較冷清。
總之,在出海關後,我往左走,往27號登機口的方向,27號在"盡頭"啊,幾乎是走到底了。

這次的飛機11:30登機,11:33地勤人員對著人不多的休息區說著,"可以登機囉",就登機了!
這時要出示登機證和護照。地勤員掃描過登機證後就可以準備上飛機了。上飛機後,就找自己的座位坐定囉。
起飛後沒多久,空服員會發"入境表格<外国人入国記錄>""攜帶品.另外寄送的物品 申告書" 。一個人拿一份入境表格,攜帶品申告書的話,一個家庭拿一張就可以了!
(這再另外寫一篇文章介紹)

*基本搭機注意:
1)隨身行李可以放座位上放的置物櫃,或者座位前方的椅子下)
2)手機要開"飛行模式",或者就直接關機。(不可以用網路喔)
3)全程都不能用行動電源。
4)一上飛機不要急著把調整椅背, 因為飛機起飛和降落時,椅子都得調正,不能往後倒。
5)帶小外套,若太冷可以使用。出境時帶空水瓶,等登機前再裝水,上飛機後就有水喝了。



@機場注意事項:
1) 不要亂拍照。管制區禁止拍照,簡單說,要過安檢,海關時,都不要拍照也不要用手機。
2) 不用擔心口渴。(洗手間附近都有飲水機,也有紙杯)
3) 登機口附近也有免費的手機充電區
4) 登機證和護照很重要,要保管好。
5) 排隊時,地上通常有畫條紅線,站在線外等。

(二) 抵達日本

先說一下這次搭的虎航,感覺空服員都很專業,機上廣播是清楚的中英日語(許多飛機的廣播都很隨興,照稿唸,又唸不清楚,總是聽不懂到底在講啥)。缺點是,也明講了飛機上只能吃他們賣的食物。不過水應該是OK啦。(排骨飯兩百左右,訂機票時可以先預訂) 座位空間很小。這班飛機沒坐滿,前後段有人,中間都空的,只有我! 不過空服員說等飛機平穩後,提醒我可以往前坐,前方的椅子可調整,會較舒服。 可惜,等飛機一平穩,好多人就跑來跑去換座位! 我前方還坐了一對母子,還好後來他們又換到另一邊!
(有些廉航就算機上有空座位也是不允許任意換位子的)

回正題,抵達日本後,同機的旅客是一起搭接駁車前往第二航廈的。
(不是都需要搭接駁車,要看航班等,總之都會有指引,所以不用擔心)
通常離開了飛機,都會有人指引/管制,所以不用怕不知往哪走。
進了航廈,要先"入境",所以得先通過海關,一般旅客就排"外國護照"那區。

 過海關時,要出示護照,我這次入境時,還要掃描雙手食指指紋,和拍照。
(排隊時,可以觀察一下前面的人)

過了海關後,就可以準備去拿托運的行李了! (看一下大型看版,對照航班號碼,看行李是在哪個行李提領區)
如果沒有托運的行李,就可以拿著"攜帶品.另外寄送的物品 申告書",到"免稅"的出口去,準備開始日本旅遊啦!


Wednesday, April 20, 2016

多愁善感之~那不過是個名字

玫瑰,如果不叫玫瑰,依舊芳香啊!*
那不過只是個稱呼,不過是個名字,是名詞啊! 名詞!
*William Shakespeare:"A rose by any other name would smell as sweet"

~~~咀嚼老時光~~~
以前的以前,大學時光的某一天中午,系上借了間大教室辦了場小座談會(? 演講?),邀請了應外系的學妹(應用外語學系)來分享她的美語補習班(風光教師生涯?)教學經驗。
內容是什麼早忘了,只記得她那誇張的肢體動作和語調。
"如果當個(美語)老師,就是要這麼誇張的話,我想我這輩子是不可能當個老師了! 不適合!不適合!"
於是,不打算參加什麼教育學程,心想著,不想去小學當花枝,用誇張的肢體,每個字都莫名上揚的語調,去哄小孩。*
*事實上,參加過至少一年的小學英語課輔,也帶過夏令營。

好幾年後的某一天,我有了個稱謂,"...老師"。
關於這個稱謂,好像也說不上開心不開心的,它就是個稱謂嘛! 有時候,我站在台上看著台下那些我都該稱呼叔伯的學生,總不自覺有些心虛。工讀生、助理、還有開會時聽到的 "老師、老師",總讓我覺得,嗯....怪怪的,"我這麼老了嗎?" "哎~老師!"
當然,有時候也會被工讀生拍肩:"ㄟ~快來幫忙!"。 開會時,"你是代替某師來開會的研究生喔?"
~~~
有時候,心中竊喜反覆地嚼著這個稱謂。"還不賴嘛!" -僅管它已經失了味,糊了樣,手卻不放。
有時候,清晨醒來頭痛不已,又夢到(舊時光裡)課還沒備妥就得上台,下一堂課又即將開始,折磨!折磨! 期末學生或許一臉茫不曉得這學期到底學了啥,我也一臉心虛,總覺得課沒教好,愧對了這份工作。

一天又一天,一天。 攤開手心,痕跡還留著,於是,我以為那依舊是對我的稱呼。
直到今天,
"我目前沒有任教的學校,只有個人家教課"。
"....X學員,資料已經幫您更新了。...."

....原來,這個稱呼已經不再屬於我了!

雖然,過去的這幾年,我漸漸明白,從我離開的那一天,(或 從我師大面試完的那天?)
手裡握的早成了沙,慢慢地一點一滴地溜走,有的或許只是握痛了的傷痕,卻還不放?
以為還握著什麼呢!

我知道,那不過是個名詞。 不過是個名詞罷了!

"A rose by any other name would smell as sweet"

脫去了詞性的外衣,裡頭的核心才是重點。

Tuesday, February 23, 2016

日本生活~日用品採購

想在日本生活,一開始總得買些必要的日常生活用品,百元店是最好的選擇!
(若是打算長居,有些用品雖然百元店也有,但品質不一定好,畢竟一分錢一分貨)

個人常去的百元店除了在臺灣也有的大創之外,Seria也很不賴,磁器碗盤個人覺得比較精緻些,也有不少"日本製"產品。大創則是真的什麼都有。
Daiso ダイソー (大創) http://www.daiso-sangyo.co.jp/shop/index.php
Seria セリア http://www.seria-group.com/shop/
若想追求更多樣的餐具,就可以去Natural Kitchen 尋寶,商品擺設很有鄉村風的Natural Kitchen賣的是種生活情趣吧! 簡約但溫馨的擺設總讓人不小心手滑~~。
Kitchen&Kitchen和Natural Kitchen 其實是同公司,店內未特別標價的都是百元商品,但也有許多300,500, 1000元的商品。
至於3Coins, Salut,則從300元起跳,但節慶商品過季或是遇折扣季時,就可能下殺到百元。

其實還有許多百元店,像是100yen shop....,還有一些300元店,但賣的東西大同小異,感覺應該都是同一家大公司,但名稱不同罷了~

小結: 生活用品類的,找個佔地面積大一點的大創,就什麼都可以湊齊,
若是想為生活添點情趣,買些較精緻的餐具雜貨,可以去Kitchen系列尋寶,
擁有粉紅少女心的,3coins, Salut...有許多可愛圖案的收納布櫃(和髮飾)。

需要大型傢俱類的,可以去 Nitori ニトリ https://www.nitori-net.jp/store/ja/ec
或是上臉書社團(東京二手交流團,環保愛地球 ; 東京跳蚤 TFM 東京フリマ .... )買二手物(通常都是便宜拋售,但其實也要考量到交通費)
還有 可買/賣東西,找工作的 http://tokyo.craigslist.jp/ (英文)

關於百元店的介紹,參考文章: http://www.japan-guide.com/e/e2077.html (英文)